檔案狀態:    住戶編號:5316389
 薔薇 的日記本
快速選單
到我的日記本
看他的最新日記
加入我的收藏
瀏覽我的收藏
嫌棄別人和很會抱怨的人 《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在關係中如何互相成就
 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  檢舉
篇名: 離開空洞,迎向真實
作者: 薔薇 日期: 2016.10.16  天氣:  心情:
放手,為何那麼難?

你早已心知肚明,這一段關係早猶如一灘死水。沒有活力,沒有交集,各自在不同的世界裡。有的只是消耗、爭執,及明著來暗著去的攻擊。

但因為習慣依賴,或因為恐懼孤單、恐懼面對未知,你們都騙了自己,這段關係還沒壞到無可救藥。

你心裡仍然等待著一絲可能性:你們可以不再相互傷害,好好的在關係裡依存,即使這世界再糟,你們仍是彼此最終的庇護所、最穩固的守候。你仍希望,你們一起走到天長地久,沒有分離的發生。

但是,這份心願始終還沒到來,而迎來的是你越來越不認識自己,越來越討厭自己臉上猙獰、扭曲、憤恨及哀怨的表情。在咆哮及怒吼聲中,在歇斯底里的狂怒中,在冷漠的表情中,你開始不認得對方,也不懂:自己何以成為一個那麼被仇視、不被珍惜及在乎的人?

然而,離去,是那麼困難。

那些道德的、良心上的罪惡感,和害怕孤單的恐懼無助感,都讓你不敢就此放開手。

你不敢想像自己的離開,是否將帶給對方傷害?是否自己成了別人口中,只顧自己的自私人?而離開是否真的能解脫?還是換來下一場苦難?又或是只能與對方用盡生命,耗損到彼此枯竭,才是一種仁至義盡?

與其讓對方指責你的拋棄,不如乾脆放棄自己的人生,你這麼想。因為這樣再也不用承受那些自以為是的指責,也不用累得再怎麼解釋也嫌不夠。

接受了自己的真實,放下了自己的幻覺,我們才可能真正的活著,真正的與自己和好、和解。

還要再騙自己,多久?

可是,親愛的,你知道嗎?我們這一生無法總是對別人負責。我們真正能夠負責,及給予交代的,只有自己。為了他人能認同及看得過去,你獨自忍受苦痛及空虛,在一份空洞的虛假關係中,扮演著自己的一角,撐住這一齣劇,好讓大家不用經歷有所變化的吃驚,也不必讓人擔心。你可知道這一份代價的辛苦及心力交瘁的疲憊?

關係,不是用來偽裝「I am OK」的,也不是為了給人交代與放心的。關係,是為了經驗到兩人真心實意的交流,給予彼此最無可被取代的支持與愛護。沒有心在當中的關係,又如何能真實接觸呢?失去了被善待的自己,又如何在關係中,真正的善待彼此呢?

面對自己的真實。因為真實,是別人無法瞭解也漠不關心的,卻是你逃也逃不過的糾結。

接受了自己的真實,放下了自己的幻覺,我們才可能真正的活著,真正的與自己和好、和解。

只是,你敢於對自己誠實嗎?還是你無論如何,也選擇要繼續欺騙自己、說服自己?寧可選擇讓一切符合別人的觀感和期待,也難以選擇為自己的人生「選擇真實」?

因為好怕「一個人」

華人傳統的思維,總是習於把「個人」和「關係」綁在一起,也總是習於把「一個人」的狀態,等同與「孤單」、「可憐」、「沒人要」、「不幸」劃上等號。如果,我們離開了「關係」,進入到一個人的人生探索歷程,那麼,我們可能很快就會被貼上標籤,代表了我們的「失敗」或「糟糕」,以至於我們無法擁有關係,無法長留於關係中。

許多人,正是困陷在這種恐懼中,害怕自己「一個人」的生命狀態,無依無靠,像是天地之間的孤兒。一想到:如果自己遇到任何難以承擔的情況,都不再有另一個人必然存在,必然給予幫助或扶持……就難以安撫心中的恐懼感,彷彿自己會被這世界拋棄,連死在某個角落,都不會有任何人在乎與發現。

我們總會被自己的大腦這樣恐嚇和威脅,使我們無法面對在關係中的真實感受,也無法坦承自己在關係裡的真實狀態。

即使在關係中,兩人交惡到猶如仇人,或是相處起來像是活在冰窖裡的人,總是冷言冷語,連一句有溫度的話也感受不到,但為了某些無法鬆動的價值框架,我們寧可漠視我們的真實感覺,找到一種「假裝自己不在意,也能夠把日子繼續過下去」的方式,留在一段只有表面形式的關係裡。

愛得毫無回應……

「我們每天幾乎說話不超過三句,有時候我問了話,半天也等不到回應。如果強烈的問下去,一定要聽到他回話,那麼聽到的,也只是我自取其辱的話,像是說我很煩人,或是說我聒噪、很吵。久而久之,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和他說話了。」在關係中,感覺到和伴侶毫無任何交集的一位女性這樣告訴我。

這位女性,在這樣的關係之中已經十年了。這十年來使用了不少方法,想和她的伴侶有交集,好保持這段關係的溫度。不論是約伴侶旅行、約伴侶試吃餐廳、約伴侶一起參加活動,她總是這麼努力,甚至到用力的地步。如果沒有擔負起「經營關係」、「關係成長」的重責大任,她便恐懼,兩人的感情會隨著時間而越來越乏味,越來越空虛。

事實上,感覺到這段關係的空虛及乏味,是她不斷想否認的感覺,所以才不停的力求維持之道。

而她的伴侶呢?一直以來,就是「配合」,有安排活動就去,有旅遊計畫就完成。唯一不做的,是「對話」和「親密接觸」。

他的人,可以待在兩人的居處,也可以待在她身邊,就是不愛說話。那麼,他都在做什麼呢?他閱讀,他看影片,他喜愛品嘗他珍藏的茶,他也做料理,就是不愛說話。而且,無論他品茶或做料理,都不是為兩人做的,而是為他自己做的。他們的關係,就像是很好的「室友」,可以共住在同一個屋簷下,或是參與同一個活動,然而,就是保持「各做各的事」的狀態。

已經忘了從什麼時候開始,在伴侶覺得很受打擾的情況下,到了睡覺時間,他們早就分開成兩個房間了。

我問她:這種情況,她是如何感知的?感覺到什麼?認為這是什麼情況?

她苦笑著說:「我也不知道,就是覺得愛他,不就是要接受所有的他嗎?而且他也不是做了什麼可惡的事啊!沒有出軌、沒有愛玩、沒有不回家。雖然我和他之間沒有親密的感受和行為,但生活中,有他在,還是比較安心啊!就像是一種習慣,不能沒有他……」

我問:「你覺得這是你愛他的方式。那他感受到了嗎?他有回應嗎?如果這是你付出愛的方式,那這一份為愛付出,是否有讓你覺得開心或滿足?」

她不禁眼眶紅了,面容上的表情有些茫然和無助,只是輕輕的說了一句:「我也不知道……我只知道,我越來越有種感受不到愛的感覺,覺得愛在我的生活中,好像早已消失不見了,只是我不敢承認……」

一個人的逃避,另一個人的孤單

這位女性所面臨到的情況,正是許許多多人困在關係中的情況。或許一開始的關係,充滿著愛的感覺,相互吸引。兩個人從陌生走到熟悉,總是有許多新奇的事物,可以激起彼此的感官和感受,讓生活的感覺並不平淡。

然而,漸漸的,那陌生的新鮮感不見了,兩人的生活,變成了一種「過日子」的狀態。關係,也漸漸的從「我們」走回各自的「我」。雖然,關係好似是走在一起了,生活有許多重疊之處,生活空間及資源也共享了,但實質的交集卻越來越少,能對話的材料也越來越薄。

各自都回到以自己的習慣過日子的方式,這時候,兩人的「關係」成了生活的「配角」,而如果,其中一人甚至認為「關係」的存在只是礙事或麻煩,希望「關係」不吵不鬧就好,絲毫不想滋養「關係」,或真實的進入「關係」,重視另外一個人的存在,那無疑的,這樣關係中的另一人就像是獻祭一樣,注定被犧牲,成了「穩定生活」的貢品。

離開空洞,迎向真實

為了所謂的「穩定生活」,我們究竟將「關係」擺放在生命的什麼位置?又將另一個人放在自己生命裡的什麼角落?

「關係」,對人類生活來說,是天性裡的必要。我們有依戀的需求,渴望從依戀關係裡,得著深刻的親密感和連結感。雖然,無法因為有了「關係」,就完全消融掉人生存會有的孤獨感,但對於存在來說,仍然因為有了和另一個人的親密與連結,而有了存在的意義,和愛的體會。

若是在生活中,失去了有意義的連結感,那麼親密感也不會存在,人將因為斷了情感連結,而鬱鬱寡歡。內在的空洞及虛無,不只會消磨掉一個人的生命能量,也會吞噬掉一段「關係」的愛及意義感。

如果做過了許多努力,也用盡心力到體無完膚、毫無尊嚴了,那麼,「離開」或許是一個選擇,讓彼此仍有機會擁有「真正渴望」的人生。

若兩人在一起,沒有讓生命更好,那麼,該考慮的或許是:如何才能停損?退出彼此生命,會不會是一個對彼此都好(至少對自己是好)的最佳選擇?

【逃避型偽愛關係檢測】

關於「逃避型關係」,問自己以下的五個問題:

1.在這段關係中,你感受到的最強烈的情緒感覺是?

2.在這段關係中,你是感覺到充滿活力滋養?或是日漸消沉?

3.在這段關係中,孤單感是偶爾出現?或是大多數時間,孤單的感覺都揮之不去?

4.在這段關係中,當你面對對方時,經常感受到抑鬱痛苦?還是輕鬆自在?

5.在這段關係中,讓你感受到更喜歡你自己?還是更厭惡你自己?

接著,請誠實回答自己:

.這五個問題,當你得知自己的答案時,你的感受是什麼?

.對於你的關係,你的感受是正面經驗多,還是負面經驗多?

.這些問題的答案,正在告訴你自己什麼呢?你如何看見自己的真實關係處境呢?

自我心理增強

關係的意義,是心與心的連結及靠近。

愛早已空洞的關係,剩下的將是耗損,直到走到垂死臨終。
標籤:
瀏覽次數:424    人氣指數:5824    累積鼓勵:270
 切換閱讀模式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
給本文愛的鼓勵:  最新愛的鼓勵
嫌棄別人和很會抱怨的人 《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在關係中如何互相成就
 
給我們一個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