檔案狀態:    住戶編號:2012106
 維京 的日記本
快速選單
到我的日記本
看他的最新日記
加入我的收藏
瀏覽我的收藏
如此的"後事"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同袍情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  檢舉
篇名: 保庇!?
作者: 維京 日期: 2011.12.06  天氣:  心情:
有些事不好在顧客面前說,只能來這發發牢燒 [)-D]中國人真的很喜歡拜,不過我認為,卻忘了當初膜拜的真正用意
佛教的神祇大多傳自印度,而自道教發展史以來,神祉的發展分為自然神,如風.火.雷.電.星宿等等,在演變成封神榜裡面的人物為神祇,後來對於地方國家有貢獻的人也是膜拜的對象,如關羽,林默娘,陳靖姑或是戰功顯赫的王爺將軍等等,都被冠於神明的封號來祭祀。
但在道教的意旨裡,也就是這個人要能上供桌上讓眾人膜拜,一定要有一定的程序與所謂的功德,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上供桌接受人間香火的供養,其中的程序繁雜,得上表玉皇上帝的批準等等,就正統道教而言是如此的做法。
一般的觀念,一間宮廟或是道院的創始者,雖是在有生之年,竭盡心力的付出,但這些所謂的功德,也只侷限在那間宮壇或是道院的信眾心理,或是一個道教的門派傳人,雖然在他有生之年,對該門派也竭盡心力,固守傳統的功果不容抹滅,但也是侷限在那個門派裡面所信奉的人而已,對於這類有功於宮壇道院或是傳人,後世為了感念他們生前的無私付出,通常都會在偏廳設一間稱為公德祠立個功德牌或盃,上面書寫著姓名,來加以緬懷與祭祀,很少人會把這類的人,雕刻金身來奉祀,原因是雖然他生前有所謂的功德,但此功德並不至於大到能受的起接受眾人的膜拜。
我製作神像也有些年了,在大尊的神像也製作過,雖然不能算是老手,但也不是新手,我深知一尊神像在製作完成,有可能成為傳家寶,也是信奉者心靈寄託的中心,因此,每一尊神像我都已非常虔誠的心來製作,不管是新作的或是整修的,都是相同的心去製作,因為有可能雇主這一生只花這一次錢,來侍奉這一尊神像,但很奇怪的,有兩位客戶所訂製的神像,在完工請回去奉祀後,都出現神像"起泡"的問題,這真讓我百思不得其解,同樣的工法,同樣的材質,只要是神像都沒問題,但這兩尊就是以過世的先人生前的相片所雕刻而成的,但都出問題!?我在想,是不是人常說的,無功不受祿,亡者受不了如此(受當不起),而在"代表"祂們的形體出現如此的情況,也就是神像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現象? [:o?]
標籤:
瀏覽次數:27    人氣指數:827    累積鼓勵:40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
給本文愛的鼓勵:  最新愛的鼓勵
如此的"後事"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同袍情
 
住戶回應
 
時間:2011-12-06 23:25
她, 52歲,新北市,其他
*給你留了一則留言*
  


給我們一個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