檔案狀態:    住戶編號:1949045
 捷客 的日記本
快速選單
到我的日記本
看他的最新日記
加入我的收藏
瀏覽我的收藏
台灣樹王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三億男鬧劇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  檢舉
篇名: 君子之美 轉載
作者: 捷客 日期: 2015.04.15  天氣:  心情:
名家縱論/與其談小人之惡 不如說君子之美
2015-04-12 01:53:59 聯合報 王力行(遠見.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)

三月廿六日讀到一則新聞:屏東霧台消防隊出勤救護,途中遇到運物去育幼院的TCH公益車隊。聽到救護車警聲,廿輛公益車立即靠邊讓路。救護隊員感動不已。
網友大讚:與其怪別人沒公德心,不如從自己做起。
這使我想起文化學者、知名作家余秋雨,近日出版了《君子之道》一書,也巡迴台灣北、中、南部,和老師、學生探討一個他認為是孔孟諸子百家留給中華民族最重要的遺囑:做個君子。
做個君子是不是太沉重了?余秋雨的回答正好相反。他說,君子和地位無關,君子和學歷無關,君子和財富更無關。君子的對立面是小人,在中國人心目中,你說某人是小人都比說他是壞人還嚴重。君子可以是販夫走卒,可以從做身邊小事判定。
為什麼會是「做個君子」?余秋雨走過世界文明發源遺址、研讀中國諸子百家言論,「經過一輩子的觀察、思考後」發現人類文化是一個個集體意識形成,也就是集體人格。君子是中華民族集體人格的最終理想,是中華文化的核心,更是孔孟留給後代子孫最重要的「遺囑」。
孔子強調「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,但在一生周遊列國宣揚這些思想時,處處碰壁,並未真正完成自己的壯志。只有「修身」一途,是可以終身追求完成的夢想。修身就是從自己做起。
余秋雨的演講和書中強調的「君子」,讓人有幾點感觸:
第一,他強調君子「成人之美」「與人之善」。君子是由衷地為那些認識和不認識的人的喜事、成就,祝福和歡喜。一個眼神、一個掌聲、一句讚美,都是鼓舞。
他發現,這個時代,媒體最敏感的是社會的惡,最不敏感的是社會的美。「這樣下去,社會的君子氣息會愈來愈少。」一個社會要實踐文明美學,起點就是「成人之美」。
第二,君子中庸,庸不是「平庸」,是「尋常」的意思。中庸就是不走極端。他以攀登珠穆朗瑪峰為例,在懸崖絕壁上,你不會沿著絕壁走,因為那會粉身碎骨,也使追隨你的人粉身碎骨。那些在懸崖之間低頭為大眾找可行之路的人,是值得讚許的。
人類文明發展中,因生存環境太惡劣,不得不用極端來捍衛自己。人類對自然極端,對動物極端,對人類也極端,其後果是爭鬥永無寧日。
第三,君子有禮。君子之道其實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做「禮的訓練,行禮的規範」。從小父母要教孩子向祖父母道早安,和老師行禮。中國節慶中的儀式也是禮的訓練,最終「禮」成為生活行為中的基因。
五四時代,蔡元培任北大校長,每月的薪俸都是校長親自送到教授家中。月底了,校長的馬車到,教授在門口迎候,校長問:「某某教授,最近有什麼論文?」校長的助理就私下把薪俸交到教授的管家手上。這種尊師之禮一直傳為佳話。
古代的禮儀或許太繁瑣,現代企業和組織也可找出符合現代的禮,成為企業文化、組織文化中的一部分。
第四,君子、小人是法律管不到的。當君子受到攻擊侮辱時,沒有提供保護君子的功能和方法。只有靠另一個閥門,就是「君子知恥」。正如「浮士德」劇中所顯現的,人是一半天使,一半魔鬼。離魔一尺即佛,離佛一尺即魔。人在一天行為中,也常是某個時刻是君子,另一件事上又有小人心態或行為。這個關鍵時刻,自己的恥感就扮演主要角色;知恥即離君子近一點,離小人遠一點。
余秋雨的演講中,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,他談到去印度菩提迦耶之前,「我已經走過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遺址,現在那裡是一片恐怖,一片災難。人類文明到底怎麼了?」然後他說:「在多少年前,佛陀就告誡我們,不要那麼多爭鬥,不要那麼多仇恨,不要那麼多憤怒,但是我們居然沒有聽到。」
這也使我稍稍理解,為什麼余秋雨說「談君子是始於談小人」。另一方面,他在專研古籍和體驗世界文明,又經佛教洗禮,體悟一切並非真實存在的「空」後,做了一個總結:孔孟論述了君子之道,佛教實踐了君子之道;在現代社會,與其談小人之惡,不如多說君子之美。
標籤:
瀏覽次數:218    人氣指數:1618    累積鼓勵:70
 切換閱讀模式  回應  給他日記貼紙  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
給本文愛的鼓勵:  最新愛的鼓勵
台灣樹王 《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》 三億男鬧劇
 
給我們一個讚!